内蒙古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形态性状与地上生物量对多资源协同的响应
探究多资源添加数量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片形态特征与生物量的影响,对于揭示荒漠草原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和适应规律具重要意义。为分析不同的资源添加的数量是否会影响植物功能性状与地上生物量,通过设置资源添加数量的梯度(0(对照(Cont,自然降水));1(氮(N)添加、磷(P)添加、钾(K)添加、+50%降水);2(PK添加、NP添加、NK添加、N+50%降水);3(NPK添加);4(NPK+50%降水)),研究多资源添加数量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碱韭(Allium polyrhizum)和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叶性状及其生物量的影响,为荒漠草原植物响应多种全球变化因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碱韭和沙生针茅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叶片氮含量(LNC)对多资源添加数量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多资源添加数量增加,碱韭和沙生针茅LMDC显著降低(P0.05),但株高和比叶面积没有发生显著改变(P0.05)。此外,碱韭叶鲜重和叶片氮含量随着多资源添加数量增加显著升高(P0.05),叶鲜重、株高和比叶面积在添加四种资源要素时达到最高,而LDMC则最低。(2)多资源添加数量对两种优势植物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P0.05)。(3)两种优势物种地上生物量与株高、植株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与SLA、LDMC和LNC无相关性(P0.05)。(4)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多资源添加数量通过提高碱韭和沙生针茅植株密度、比叶面积和叶片氮含量来间接增加地上生物量。综上所述,相比单一资源添加,多资源添加会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物量产生复杂影响;在多种资源变化背景下,植物功能性状是预测地上生物量的有效指标,这种研究对于在持续的全球变化背景下管理沙漠草原植被至关重要。
生态学报
2025年06期
立即查看 >
图书推荐
相关工具书